close

「2008亞洲基礎教育論壇」,今年即將邁入第三屆,預計於2008年12月6日(星期六),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會議廳(IB-202)舉行。

  

中華民國基礎造形學會在2006、2007連續兩年時間,順利地承辦兩次國際性的論壇會議,廣泛地匯聚亞洲各國基礎造形學術的相關知識,分享各國培育設計人才的教育經驗,受到各界良好的評價。今年的「亞洲基礎造形教育論壇」,持續以「基礎造形教育」為議題,邀請了日本、韓國及台灣的專家學者,分享基礎造形相關的議題。當天將舉辦六場論文發表與教學成果的展示,藉此提供國內外學者對於造形教育與學術研究的交流機會。


所謂的「基礎造形」,是指把在造形各分野如繪畫、雕刻、工藝、視覺傳達設計、產品設計、室內設計等等所共通存在之基礎且重要的問題為對象,而加以研究及教育的一種領域。這裡所謂在造形全體所共通存在之基礎且重要的問題,具體的舉例之,便是形態、色彩、材質感、造形發想法、造形心理學,以及發展美的感覺或直觀力的教育法、探求機器與材料之造形開發的可能性等等。
  
「基礎造形」猶如自然科學中的「數學」、醫學的「基礎醫學」,是一切造形藝術的基礎學問。「基礎造形」除了是探討普遍性之美與創意的一種學問外,同時也要求嚴謹性,它可以訓練學生正面的去看待問題,實實在在的去解決問題,對於發展成為一個「全人」是有幫助的,當然對於社會的發展也有正面的影響。因此,在現今政府及相關單位,積極的獎勵與推動下游的設計與藝術創作活動的同時,屬於治本工程的「基礎造形」教育,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
現今的社會環境由於資訊科技進步、文化的多樣性,在設計的表現上產生許多不同的變化,但是也由於基礎造形原理的了解不夠,使得在我們生活週遭中呈現出雜亂無章的視覺污染,影響了生活環境的品質,也突顯出國民美感教育的重要。在基礎造形的領域裡,要如何看待現今的造形演變與發展?又要如何以基礎造形為根基,透過設計的技術創造出更佳、更適合人居住的生活環境品質?是當今亟待探討的課題。

另外,在國內設計教育中,不論是美術設計、工、商業設計系或是視覺傳達設計系、景觀設計與建築設計系…等,在設計基礎的訓練上,基礎造形能力的養成占了重要的地位,隨著技術、材料的進步與改變,如何將基礎造形觀念與思維運用在設計表現上,改善造形藝術與應用設計的關係,結合各種可能性,進而產生新的構思與發展重點,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「基礎造形」教育的紮根實非一蹴可及,需要長年持續地對於「基礎造形」的灌注,唯有透過「基礎造形」教育的宣導來發揮正面的社會功能,才能對於台灣的設計教育建立良善的體質,使得設計未來發展的根基更加穩固。企盼在逐年的論壇舉辦發表與討論,藉由論文研討與相互之間的交流下,共同彙集各方的觀點,探究基礎造形學理與實務的多元性,以達到增進認識基礎造形教育發展趨勢與時代性的成效,並擴大亞洲各國之間的學術與經驗交流,增進彼此認識,分享對方經驗,提升國內基礎造形教育的水平。

2008年亞洲基礎造形教育論壇,竭誠歡迎國內各地相關系所的教師與研究所學生踴躍參與,共同致力於國內基礎造形教育觀念的普遍提昇。

文字摘自中華民國基礎造形學會第七期會刊http://www.twabda.net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cejonathan 的頭像
    nicejonathan

    羅凱老師的設計學習誌

    nicejonat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