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期末,課程即將結束,難得有空檔的時間,
便與學生們分享從事設計之路的經驗與想法。
目前分類:閒扯瞎聊 (11)
- Jan 16 Sat 2010 19:41
老了嗎?
- Mar 23 Mon 2009 17:47
別讓Art Nouveau和我們擦身而過!
瞭解設計歷史的朋友,一定對「新藝術運動」不陌生吧?
從自然中尋找靈感,糾纏不清的花枝蔓草,強烈的有機形態的風格特徵,
相信一定深深烙印在身為設計人的腦海裡吧!
※法國新藝術大師Hector Guimard設計於1899年於的巴黎地下鐵作品。
圖片取自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EdiculePorteDauphine.jpg
出乎意料!我們竟然難能有機會,與發生在一個世紀前的設計作品相遇,台北捷運獲得法國政府青睞,在少數的國家城市致贈的行列之中,但不可思議的是,台北捷運公司竟然拒絕巴黎的美意,成為第一個拒絕Art Nouveau大禮的城市,擦身而過的新藝術,真讓人氣結啊!
不過,據近日消息,似乎有所轉圜,台北市政府在2008年12月30日的市政會議裡有了全新的評估,此事仍有些希望,讓我們一起努力,大聲疾呼與督促,希望這件事最終有美好的進展。
詳細內容,請參閱下則摘錄的新聞:
《捷運藝術》巴黎送大禮 台北竟拒絕
更新日期:2008/12/22 07:40 記者╱陳宛茜
新聞出處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1222/2/1blpp.html
- Oct 14 Tue 2008 14:27
攝影的副作用
大學時期著迷於影像,鎮日相機不離身,上山下海尋覓令人感動的畫面。待在簡陋的暗房中,呼吸著嗆鼻的藥水味,期待著顯影盆浮現影像時的感動,經常一晃眼黑夜頓時就到了天明。攝影這門藝術最特殊的獨特魅力,是影像直接可以藉由視覺上的Impact,完整且毫不保留的感動著觀看者。相片會透露著訊息,影像彷彿自己會說話。
*台北人-(攝影作品/1988於台北東區敦化南路與忠孝東路口)
許多攝影大師啟蒙著我的攝影哲學,讓我學習尊重與正確地看待攝影,以及攝影者應具備道德。布列松大師(Henri Cartier-Bresson)的決定性的瞬間、寇德卡(Josef Koudelka )捷克籍攝影師堅持僅使用25釐米鏡頭,尊重每位被攝影的對象、尤金史密斯(W.Eeugene Smith)靜謐安定的作品,隱含著深刻動人的力量...。這些攝影大師的理念至今深深的影響著我的影像思維。
個人一向認為,攝影是設計人必備的能力,這種能力不在於懂得多少攝影的專業技術,而是攝影給予的重要訓練-觀察。攝影是一門「觀看」的藝術,攝影人會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細節。設計人透過攝影的學習,可以建立敏銳的觀察能力,培養探索事物的耐心與專注能力,訓練空間與構圖的美感能力。對於未來落實於設計上的表現,尤其是在平面設計上助益甚多。這也許是攝影帶給我的副作用吧!
- Jul 17 Thu 2008 14:25
曼谷—令人驚艷的亞洲時尚之都
- Jul 16 Wed 2008 15:26
久違的夏日悠閒
- Apr 22 Tue 2008 12:09
中原大學商設系演講
- Jan 17 Thu 2008 21:27
註定戒不了Mac 的癮頭
- Jan 17 Thu 2008 00:36
選擇怎樣的未來,決定在自己手中
去年看到這個紀錄短片
內容為五個小孩經過台灣十年教改成長的歷程
經過十年的變遷,發展了各自不同的人生
姑且不論教育改革的成敗
但由這個短片可以很清楚的體現
選擇怎樣的未來是決定在自己手中
人生之所以是人生,是因為往往需要走一遍才能體會
十年算長也不算長
只要你願意,在往後的十年你也可以不一樣
推薦大家看一看,這個版本已經精簡了
希望能讓大家心中也能產生一些想法…
- Jan 13 Sun 2008 22:28
Anyway, 這學期結束了…

經過一個學期的相處
希望本次的課程,同學們都能有收穫
雖然上課比下課還熱鬧
雖然上課的尿總比下課急
雖然教室總是好像餐廳
雖然…有很多的雖然…
但是還是很高興,有機會認識各位同學
唉!老師可是很認真的指導各位做設計喔!
- Dec 16 Sun 2007 19:24
桃園鶯歌高職演講

受劉主任之邀約,到了鶯歌高職進行演講,
除了演講之外,也是想與老同學敘舊。
許久沒有到高中職的學校了,
看著稚嫩純真的高中學生,
也讓時光彷彿回到了十多年前在高職教書的生活,
雖然隨著時空轉換,現在與過去似已大不相同,
但昔日在高職教書的記憶,
那種單純的愉快,有時不禁讓人有些懷念。
- Nov 08 Thu 2007 01:00
第一副眼鏡的淡淡哀愁
如果有人問我
念博士課程有甚麼收穫
我想
這副眼鏡
大概可以說明一切吧!
從沒想到
我生平配的第一副眼鏡
是副老花眼鏡
心境上剎時感到震撼
更夾雜了些許慌張
博士課程的疲憊與壓力
除了學識的獲取之外
還需要付出提早衰老的代價呀!
除了正經八百的研究之外
部落格總該有個地方讓我胡扯瞎說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