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瞭解設計歷史的朋友,一定對新藝術運動不陌生吧?
從自然中尋找靈感,糾纏不清的花枝蔓草,強烈的有機形態的風格特徵,
相信一定深深烙印在身為設計人的腦海裡吧!

art nouveau.jpg
 ※法國新藝術大師Hector Guimard設計於1899年於的巴黎地下鐵作品。
     圖片取自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EdiculePorteDauphine.jpg

出乎意料!
我們竟然難能有機會,與發生在一個世紀前的設計作品相遇,台北捷運獲得法國政府青睞,在少數的國家城市致贈的行列之中,但不可思議的是,台北捷運公司竟然拒絕巴黎的美意,成為第一個拒絕Art Nouveau大禮的城市,擦身而過的新藝術,真讓人氣結啊!

不過,據近日消息,似乎有所轉圜,
台北市政府在2008年12月30日的市政會議裡有了全新的評估,此事仍有些希望,讓我們一起努力,大聲疾呼與督促,希望這件事最終有美好的進展
詳細內容,請參閱下則摘錄的新聞:

《捷運藝術》巴黎送大禮 台北竟拒絕 

  更新日期:2008/12/22 07:40 記者╱陳宛茜
  新聞出處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1222/2/1blpp.html

說到世界上最成功的捷運藝術,當屬19世紀末巴黎的「新藝術捷運車站涼亭」。這些由法國建築師艾克特‧姬瑪赫(Hector Guimard)設計的車站涼亭,巧妙融合當時興起的新藝術型態與全新的公共運輸系統,創造出的藝術風格甚至就叫「捷運風格(Style Metro)」。
十九世紀末「新藝術」席捲巴黎時,巴黎捷運公司也正為即將通車的捷運出入口徵選遮棚設計。1899年起,姬瑪赫應巴黎捷運公司之邀,以象徵工業文明的鑄鐵與毛玻璃,為141座捷運站的出入口設計造型別致的涼亭。
這些涼亭有著宛如羊齒植物般的美麗曲線、扭曲卻充滿藝術感的文字書寫,成為「新藝術」代表作之一。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紐約現代美術館,都各收藏一座完整的「巴黎新藝術捷運車站涼亭」。
可惜到了1930年代末期,這股新藝術建築風潮受到現代建築思潮的批判,從善如流的巴黎捷運公司,竟開始拆除姬瑪赫的鑄鐵車站涼亭,並當成廢鐵標售。1960年代,這些「新藝術車站」才又重新受到重視,如今還有七八十座屹立在巴黎市區,懷念花都的「美好年代」。
尊重歷史、又深諳藝術外交的法國,近年動手將一些姬瑪赫設計的新藝術鑄鐵涼亭,送到國外當「外交禮物」。收到這份藝術大禮的包括蒙特婁、墨西哥市、芝加哥、里斯本、莫斯科等,他們將這些藝術涼亭放在某座捷運站外,便與巴黎的「美好年代」有了連結。
台北也曾在致贈之列,台北捷運公司卻拒絕了巴黎的美意。此舉讓巴黎當局相當驚訝,因為台北是第一個拒絕這個禮物的城市
居中聯絡的楊子葆大呼可惜,連紐約現代美術館都想珍藏的藝術經典,我們竟然拒諸門外。他認為此事證明台灣人「既不想知道自己的歷史,也不打算跟外面世界產生連結」。
楊子葆指出,台灣歷史其實早與法國連結。如清代淡水曾發生中法之戰,時間甚至跟「新藝術」時期相當接近。若將新藝術車站放置在這些史蹟附近的捷運站,並加以說明,等於「將台灣歷史放進世界歷史」,一座捷運涼亭可以連通兩個國度的藝術和歷史,何樂而不為?

本文轉載自:http://www.yuyen.tw/2009/01/blog-post_15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cejonat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